喜报 | 这项活动,开云app官方网站入口 五项作品全部获奖!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中办、国办46号文件,落实好教育部党组34号文件,充分发挥“五老”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的优势,教育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在新征程上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2024年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按照教育部关工委统一部署,以“教育强国 奋斗有我”为主题,在北京地区高校继续开展“读懂中国”活动。
活动发布以来,开云app官方网站入口 高度重视,全力发动和组织学生投入到“读懂中国”作品创作中,通过访谈老党员、老教师、老专家等,挖掘、整理“五老”感人事迹和人生体验,用文字和视频形式记录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悟。
最终,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推荐的五项作品全部获奖,kaiyun开云体育官方 荣获优秀组织奖。
kaiyun开云体育官方
获奖作品一览表
作品类别 |
作品名称 |
获奖情况 |
征文作品 |
《硝烟烽火千般苦,和平岁月万般甜》 |
北京教育系统征文二等奖 |
《铁血丹青,守护家园》 |
北京教育系统征文三等奖 |
|
《春华秋实》 |
北京教育系统征文三等奖 |
|
舞台剧 |
《为民奉献》 |
北京教育系统舞台剧二等奖 |
微视频 |
《微视频》 |
北京教育系统微视频三等奖 |
征文二等奖作品
《硝烟烽火千般苦,和平岁月万般甜》
硝烟烽火千般苦,和平岁月万般甜
作者:付一可
那天,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客厅里,勾勒出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身影。他就是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田宗豪,一位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走来,经历过战火洗礼,将青春与热血奉献给国家和人民的老战士。我们怀着崇敬之情,走进他的家,聆听他那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热血少年,立志报国
1929 年 12 月,田宗豪降生于江苏省阜宁县的一个下中农家庭。在其 6 岁之际,田宗豪踏入私塾,由此成为村里罕有的“文化人”,令众人称羡。他深知这机会来之不易,故而倍加珍惜,学习勤奋刻苦。他像一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在知识的土壤中深深扎根、生长。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先后顺利考入苏北联立中学和华中建设大学附属中学,成为村里仅有的两个中学生之一。他的成功不仅是家人的荣誉,更是村里孩子们争相效仿的榜样。
然而,平静的时光总是短暂的。1946 年的冬天,内战硝烟弥漫,寒冷的不仅仅是天气,更是人们的心。学校因战火的逼迫下被迫转移,田宗豪的学业也随之中断。就在这时,新四军部队前来招兵。还未满 18 岁的田宗豪,心中燃烧着对正义的热血与对和平的渴望。他深知,只有勇敢地与敌人抗争,才能守护住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才能有继续追求知识、实现理想。于是,他瞒着家人,怀揣着满腔热血,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军。就这样,17 岁的他,告别了校园,投身到了革命的滚滚洪流之中,从此踏上了充满未知与艰险的征程。
战火纷飞,勇敢担当
田宗豪投身新四军后,凭借其出色的文化素养,被组织安排到通讯连担任文化教员。1947 年深秋的一次任务,让他的人生经历了一次重大洗礼和转折。当时,部队驻扎在盐城益林镇,急需印刷一份内部教材,然而,就在印刷工作紧锣密鼓进行之际,侦察员急匆匆地报告敌军即将发动袭击。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紧急状况,部队领导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一方面是继续完成印刷任务,另一方面是紧急撤离避免与敌军发生正面冲突。
面对这一危机,田宗豪挺身而出,田宗豪主动向领导请缨,申请留下来完成印刷任务。尽管领导担心他年轻,但他坚定地表示:“当兵不怕死,怕死就不当兵!”听到田宗豪如此坚决的表态,队长深感其决心和勇气,最终决定批准他的请求,并详细布置了行动计划。
大部队撤离后,田宗豪迅速组织民兵,一队加速印刷,一队牵制敌人。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讲义终于印完,而敌人的枪声也愈发逼近。他果断下令损毁模具,背起教材,按照指示向东北方向撤离。途中,田宗豪路过自己的老家,在那里他短暂地与家人团聚。尽管心中充满了对家人的牵挂和愧疚,但他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因此,在简单休整并告知家人自己的去向后,他又肩负着教材的任务追赶队伍。最终,他成功与大部队会合,圆满完成了任务。
这次经历,让田宗豪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担当。经此一役,他也实现了火线入党的愿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南征北战,屡立战功
在随后的岁月里,田宗豪跟随部队参与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
在淮海战役期间,田宗豪负责管理文件。在整整两个月的时间里,经由他之手传达的军部与政治部文件多达 1100 多份,且无一差错。此外,他还管理着步兵班和骑兵班。在紧急关头,他总是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确保任务得以完成。曾有一次,骑兵班战士的马由于饥饿而无法行走,然而紧急文件又必须立刻送出。田宗豪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仅有的七毛钱,买了几根油条喂给战马,从而让战士能够顺利地将文件送达目的地。
在渡江战役中,田宗豪坚决执行俘虏政策。这一明智且正确的决策,甚至在关键时刻救了他自己一命。
解甲归田,奉献不止
1979 年 11 月,田宗豪光荣退役。他先后担任北京市石景山区建委主任、劳动局局长、人防办主任等职务。1989 年 12 月离休后,他的生活依然充实而有意义。
他对社区工作满怀热忱,勇担楼门长之责,为居民们排忧纾困,不遗余力。与此同时,他重燃对诗词书画的挚爱之火,孜孜不倦地学习,以涵养自身的文化底蕴。十年前,已然八十高龄的田宗豪,欣然开启红色诗歌的创作之旅,以诗意之笔记录时代的沧桑巨变,抒发对党的诚挚祝福和对祖国的深沉热爱。他创作的红色短信,贴近民生,紧跟时代,故而备受大家青睐。他还积极投身“红色短信创作班”的活动,凭借短信这一载体,传递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他的作品在社区居民间广泛传颂,更如春风化雨,润泽了众多机关干部和党员群众的心田。
非凡岁月,励志千秋
田宗豪的故事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和担当,将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国家和人民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如今,这位鲐背之年的老人依然精神抖擞。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的故事,就像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老一辈革命者的无私奉献和崇高精神。
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田宗豪老人的脸上,他的笑容依然灿烂。他的传奇人生,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征文三等奖作品
《铁血丹青,守护家园》
铁血丹青,守护家园
作者:石雨
在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穿军装,却心怀家国;他们不是职业军人,却时刻准备着为国捐躯。他们,就是新时代的民兵——一群平凡而又伟大的守护者,用血肉之躯筑起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用无私奉献书写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谊。隗合宽这个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乡村的夜空,成为了乡亲们心中永远的骄傲与榜样
2024年8月23日我来到北京市房山区光荣院,在那里我见到了刘振所爷爷,他跟我讲了他的战友隗合宽的故事。
平凡出身,不凡志向
隗合宽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便对这片养育了他的土地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在那个物质并不充裕的年代,他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不仅帮助家里度过了许多难关,更在心中种下了一颗守护家园的种子。每当夜深人静,望着满天星辰,他总会想:如果有一天,我能为这片土地做些什么,那该有多好。
民兵之路,责任担当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随着日本人不断侵略中国,1941年3月,隗合宽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房涞涿县九区武委会和抗日联合会队长。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英勇无畏,守护安宁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隗合宽已从一名新兵成长为民兵队伍中的佼佼者。面对突如其来紧急任务,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子弟兵为人民”的深刻内涵。1940 年他仅仅用了两颗地雷,成功伏击了日本鬼子和伪军,取得了鬼子1死多伤的胜利,并缴获了步枪 1 支、子弹 40 多发、手榴弹 15 颗。在平西抗日战场上他和民兵们除汉奸、杀鬼子、割电线、拆电话,屡立奇功。当时的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亲自奖给他一支左轮手枪。1942 年他被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授予“抗日英雄”的称号。
他与游击队员们除汉奸,杀鬼子,有勇有谋,令日伪军闻风丧胆。为此,日军驻南窖村司令部定下赏格:“凡活捉隗合宽者,赏银元一千”、“凡打死隗合宽者,赏银元五百”。根据地武器紧缺,上石堡村仅有4杆毕四尼步枪,但没有配发“三八”式子弹。隗合宽就和民兵们一起研究摸索,把“七九”式子弹的屁股磨一磨,就能装进毕四尼步枪使用了。由于惧怕隗合宽带领的游击队,南窖日伪军很长时间都不敢到霞云岭“扫荡”。
无私奉献,心系群众
除了在执行任务时表现出色,隗合宽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好青年。他深知,作为一名民兵,不仅要能打仗、打胜仗,更要心系群众、服务群众。每当村里有老人需要帮助时,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每当邻里之间发生矛盾纠纷时,他也总是耐心调解,化干戈为玉帛。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邻里之间更加和睦相处.
在隗合宽的身上,我看到了忠诚与奉献的光芒,感受到了责任与担当的力量。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无论身处何地、从事何种职业,只要心怀家国、勇于担当,就能成为时代的英雄、人民的骄傲。回望过去,民兵队伍在保卫国家、服务人民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展望未来,新时代的民兵将继续秉承初心使命,砥砺前行。他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投入到国防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并见证新时代民兵队伍更加辉煌的明天!
征文三等奖作品《春华秋实》
春华秋实:小箐村的守望者
作者:刘荩允
在云南省的武定县,有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小村庄——小箐村。这里,有一个人的名字,如同山间的清泉,滋润着每一个村民的心田。他,就是刘祖光,一位生于斯、长于斯,用一生书写着奉献与责任的共产党员。自1995年起,他便担任了小箐村的村长,以他的智慧和汗水,带领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走向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他的故事,是小箐村的传奇,更是这片土地上,最温暖的力量。
他曾获得云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工人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先进积极分子”,个人二等功勋章,四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他的带领下,小箐村在1996年荣获县级文明村、1999年荣获州级文明村、2000年荣获省级文明村的荣誉,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对村庄发展的深思熟虑和不懈努力,更是他深耕基层,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三哥情深:铸就和谐村
在小箐村,刘祖光老先生的故事就像一条温暖的河流,流淌在每个村民的心中。他30多年的坚守,不仅是对职责的忠诚,更是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爱。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三哥"或"三叔",每当提起他,眼中总是闪烁着感激的泪光。他们常说:"有三哥在,我们的心就踏实了。"无论是家庭的小矛盾,还是村里的大难题,刘祖光先生总是第一时间出现,用他的智慧和公正,为大家排忧解难。
村民老詹说,曾经因为土地问题与另一个村民家争执不休,这件事不仅让双方焦头烂额,更是伤害了两家人的和气。刘老得知后,找来了两家人一起吃饭。饭桌上他耐心地听取双方的意见,然后用他那一贯的公正和智慧,提出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两家人又和好如初。村民们都说:"三哥就像我们的铁面包青天,有他在,我们就不怕任何困难。"
尽管已是七十多岁高龄,刘老依然坚持在一线工作。家人多次劝他退休,享受晚年生活,但他却说:"大家信任我,只要我还能动,就要为大家解决问题。"他“固执”的无私奉献,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人。
筑梦田野:三哥的远见
1996 年,滇中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号角吹响,刘老积极响应,靠他的智慧和远见,带领小箐村迈向了现代化农业的新篇章。他深知,现代化的农业如同一股春风,必将唤醒这片沉睡的土地,赋予它勃勃生机。他组织了村民大会,用生动的案例和朴实的语言,让村民们理解现代化农业工程的重要性。在实地考察中,他亲自踏遍每一块土地,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精心规划了防洪大沟、灌溉沟渠和水泥路的布局。
在动员资源时,刘老以身作则,号召村民们出资出劳,共筹集4万多元的资金,他的满腔热忱激发着这片土地每一个人对村庄未来的憧憬。施工期间,他的身影成了工地上最坚定的支撑,他要确保每一铲土、每一块砖都准确无误,因为这些承载着村民们的希望和梦想。他们共同经历了炎炎烈日和突如其来的暴雨,克服了技术上的难题和物资上的短缺。几个月后,小箐村的田野上出现了两条坚固的防洪大沟。它们宛如两条守护村庄的巨龙,蜿蜒在田野之上,以雄伟的姿态抵御着洪水的侵袭,让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滋润,农作物的长势因此更加喜人。而那条蜿蜒穿行于村落间的水泥路,更是连接了外界与小箐村的纽带,为村民的出行和物资的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一年。面对一片未被利用的荒山,他没有选择等待,而是积极行动,将其转让给本村社员,筹集到了12万元的资金。在他的带领下,这笔资金在1998年被用于建造九厂街商业综合楼,商业楼面向社会转租,每年为村庄带来四万多元的稳定收入。这些资金被全部用于支持村民们农业栽种的水电费支出,更重要的是,它们被用于改善教育条件,为村里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2009年,他带领小箐村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砖厂。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项目,更是一项教育投资。在他的引领下,村民们积极参与到砖厂的建设和运营中,每一块砖的产出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和希望。随着砖厂的建立,每年都会有十五至十八万元的稳定收入。刘祖光坚持将这些资金纳入公共账目,实行透明化管理,并精心规划资金的使用。同时,这些资金也被用于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修缮道路、改善水利设施等,极大地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亲身感受到了村庄的变化,对刘老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每当提起他,村民们总是满怀敬意地说:“三哥是我们的领路人,是他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够实现目标。
春满小箐:文化梦启航
2008年开始,小箐村的春节联欢晚会和运动会成为了村民们一年中最期待的社区活动。春节前夕,刘老会召集村委会成员和村民代表,共同策划活动方案,确保每个节目和项目都能贴近村民的生活,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联欢晚会上,村民们自编自导的节目精彩纷呈,从传统的舞龙舞狮到现代的歌舞表演,每一个节目都展现了村民的才华和创造力。特别是村里的孩子们,他们在舞台上的表演充满了活力,赢得了阵阵掌声和欢笑。
运动会中,村民们积极参与到篮球、拔河、田径等项目中,赛场上的加油声、欢笑声此起彼伏,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加强了村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刘老的支持下,村里的文艺队成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他们利用农闲时间进行排练,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在节日庆典中,文艺队的表演深受村民喜爱,成为了联欢晚会上的一大亮点。
筑梦未来:奖学金启航
2017年,刘老在小箐村提出了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倡议——村中年满60 岁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领取 100 元的养老金,并且为考上大学的孩子设立奖学金,以此激励村里的孩子们追求学术卓越,并为村庄的未来发展培养人才。他的倡议很快得到了村委会的积极响应,并成为村规民约,将永久实施下去。
这些举措,缓解了老年人的生活压力,也激励了年轻一代的学子们追求更高的教育,为村庄的未来培养了更多的希望。2019 年,刘祖光积极响应美丽乡村建设的号召,集资了400多万建设了荷花池塘、长廊和凉亭。每当夜幕降临,村民们便聚集在荷花池边,享受着清凉的晚风,闲聊家常,孩子们在长廊上追逐嬉戏,整个村庄洋溢着幸福和欢乐的气息……
在访谈的过程中,刘祖光老先生总是反复强调他做的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因为村民们信任他,所以这只是他应该做的事情。可他这些所谓的“平凡之举”,却让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开出了绚丽的花。他不仅生动诠释了“老黄牛”的精神内涵,更让我们深受教育和感染,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使命与担当,要脚踏实地,不求回报,始终走在人民需要的地方,一辈子做利国利民的好事,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舞台剧二等奖作品
《为民奉献》
微视频三等奖作品
《探访无私奉献的老干部》
开云app官方网站入口 将进一步做好“读懂中国”活动的总结、宣传等工作,将活动作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有力举措和有效抓手,融入学校“五育并举”总格局和思政工作体系,通过组织现场访谈、举办优秀成果展、建立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库等方式用好活动成果,加大优秀作品的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扩大受益面,不断增强活动的传播力、影响力和育人实效,更好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供稿单位:综合办公室
编辑审核:宣传中心